
北京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測量控制設備及系統實驗室/機械工業測量控制設備及網絡質量檢測中心,依據WW/T 0099—2020《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裝備 環境適應性試驗方法》標準對文物保護裝備、環境監測終端設備等電工電子設備、儀器儀表進行環境可靠性、電磁兼容性、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測試服務,出具CNAS報告、CMA報告。
WW/T 0099—2020《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裝備 環境適應性試驗方法》標準中規定了多項環境適應性測試項目,旨在評估裝備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性能穩定性。以下是該標準涵蓋的主要測試項目及簡要說明:
1. 低溫試驗
- 目的:驗證裝備在低溫環境下的工作可靠性。
- 依據標準:GB/T 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A: 低溫》。
2. 高溫試驗
- 目的:測試裝備在高溫環境中的耐受能力。
- 依據標準:GB/T 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B: 高溫》。
3. 恒定濕熱試驗
- 目的:評估裝備在高濕度恒定環境下的適應性。
- 依據標準:GB/T 2423.3—2006《恒定濕熱試驗》。
4. 溫度變化試驗
- 目的:模擬裝備在溫度快速變化條件下的性能穩定性。
5. 振動試驗
- 目的:檢測裝備在振動環境中的機械強度和功能完整性。
- 依據標準:GB/T 2423.10—2008《振動(正弦)試驗》。
6. 沖擊、跌落及傾倒試驗
- 目的:評估裝備在受到機械沖擊、跌落或傾倒時的防護能力。
- 依據標準:引用GB/T 2423.5、GB/T 2423.7、GB/T 2423.8等。
7. IP外殼防護等級試驗
- 目的:測試裝備外殼對固體異物和液體侵入的防護能力。
- 依據標準:GB/T 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8. 電磁兼容性相關試驗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依據GB/T 17626.2—2018);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依據GB/T 17626.3—2016);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依據GB/T 17626.4—2018);
浪涌(沖擊)試驗(依據GB/T 17626.5—2019);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依據GB/T 17626.6—2017);
工頻磁場抗擾試驗(依據GB/T 17626.8—2006)。
9. 其他條件試驗
- 試驗條件:包括供源條件(如電源波動)、負載條件(裝備運行時的負載狀態)、安裝位置要求等。
總結
該標準通過上述測試項目全面覆蓋了裝備在極端溫度、濕度、機械振動、電磁干擾等環境下的適應性要求,確保館藏文物保護裝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如果您正在尋求文物保護裝備檢測機構,可以立即與我們聯系,檢測機構名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測量控制設備及系統實驗室/機械工業測量控制設備及網絡質量檢測中心。
實驗室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甲397號
張工,139-1126-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