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點
1.數據通訊傳輸采用VPN加密技術,保證信息安全與保密;
2. 支持用戶高并發、大批量數據變更等極限數據處理需求;
3.結合GIS、3G等應用技術及智能終端,實現上層應用的智能化、服務終端的移動化,智能化程度高。
環境監測云平臺是一種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構建的智能化環境監測系統,旨在實現環境數據的實時采集、傳輸、存儲、分析和可視化展示。其組成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核心部分:
1. 數據采集層
傳感器網絡:部署在環境監測點(如空氣質量監測站、水質監測站、噪聲監測點等)的各種傳感器,用于實時采集環境數據(如PM2.5、PM10、CO、SO?、NO?、溫度、濕度、水質參數等)。
數據采集終端:將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進行初步處理和傳輸,通常包括數據采集器、微型控制器(如PLC、單片機)或邊緣計算設備。
通信模塊:通過無線(如4G/5G、LoRa、NB-IoT)或有線(如光纖、RS485)方式將數據傳輸到云平臺。
2. 數據傳輸層
物聯網網關:負責接收來自傳感器網絡的數據,并進行協議轉換、數據清洗和預處理。
網絡通信:通過互聯網、局域網或專用網絡將數據傳輸到云端服務器。
3. 云端處理層
云服務器:提供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用于接收、存儲和處理海量環境數據。
數據存儲:使用數據庫(如MySQL、MongoDB、TimeSeries數據庫)存儲歷史數據,支持長期歸檔和查詢。
數據處理與分析:
實時處理:對實時數據進行清洗、校準和異常檢測。
大數據分析:利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歷史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挖掘環境變化規律。
預警與預測:基于數據分析結果,生成環境質量預警和趨勢預測。
https://www.chem17.com/st542260/erlist_2408279.html
http://www.smartejing20.com/Products-37392043.html